文化衝擊
文化的差異,讓身在遙遠巴黎的家亮如萍浮于水,難尋其根。中國人講究意象、聯想、理想化;巴黎人則較為務實,崇尚笛卡爾哲學(即重視思維及科學邏輯)。家亮知道,這裡沒人理解他。他人難以理解他的思鄉情懷、他的「靈」馬之夢。來到巴黎,住處雖有從香港寄來的各種物品,但他自己只隨身攜帶了一隻小小的旅行箱,雖有姐姐相伴,並非形單影隻,但仍難免孤寂。在巴黎的學校裡,老師很奇怪他為何緘默無言,不與同學交流溝通。我對老師解釋道,兒子喜歡從旁觀察,他性格沉靜,學識廣博,比同齡的孩子成熟。他雖然知道問題的答案,但還未懂得如何在公眾場合用法語表達觀點。而在家中,他擅於總結歸納各種事物,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。
|
聰明伶俐的家亮坐在黑板前 |
|
|
|
剛入法國學校上課時,家亮整日寡言少語,獨自沉思 |
|
我之所以選擇讓嘉心及家亮在位於法國派克蒙索(Parc Monceau)的雙語學校上學,是因為巴黎只有這唯一一所法、英雙語學校。只有在這樣的雙語學校進修法英雙語,孩子們將來才會精通中英法三國語言。中國正敞開國門,走向世界,要做中西交流的橋樑,需要掌握外語、瞭解中西文化差異。雖然就讀的是一所國際學校,但當時中國學生卻只有嘉心和家亮。學校裡,身邊的同學全是金髮,生的高大英俊,相比之下,家亮就顯得甚為瘦小。加上法國與中國截然不同的文化、價值觀和溝通方式,家亮更是自覺格格不入。後來,家亮終於決定不再寡言終日,而是鼓起勇氣結識朋友。那時候,每天放學,都是由保姆到學校接他回家。
|
家亮和姐姐嘉心是所在國際學校中唯一的中國人 |
|
|
|
家亮身披虎皮,最終與同學打成一片 |
|